专访 | 中国国际露营大会首席应急安全专家 赵富森:生命健康与生态文明根植于户外安全应急文化价值观

来源:小编推荐 添加时间:2024-05-15

赵富森,国际民防协调署高级顾问国内三个代表之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曾任职公安部、文化部、工信部直属机构和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际民防组织协调署高级顾问,全国安全文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消防协会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讲堂》专家,首届全国消防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和标准编制,著有《中国消防产业之崛起》、《中国消防生产企业发展研究》、《文化创意+会展业融合发展》等著作。参编《中国消防手册》《中国消防产业调研报告》《我国汽车火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应急产品实用指南》《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标准条文摘编》等多部著作,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图片1.png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多年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应急管理、会展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的经济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富森先生,做了一番深入采访。以期为业内人士找到营地应急安全的最优解决方案,为露营地安全文化的建设提供指导。

 

记者:请谈谈您对露营活动作为体育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前景的有何看法?

赵富森:露营之美,美在生命健康,美在生态文明。露营地是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兑现成现实的目的地,是吃得健康、玩得快乐、生活得幸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传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服务、仪式感和时尚消费新场景的美好展现。露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有它的前世今生,从小众的户外探险活动的诞生,到野外露宿发展而来的露营需求。从职业化、专业化所形成的休闲旅游,到成为普通大众度假住宿的一种新型需求。露营作为现代工业化和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人们对外出旅游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强而快速发展,露营活动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必将成为体育休闲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2.jpg

 

记者:请赵老师谈谈您对安全文化的理解。

赵富森: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安全文化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的保证。

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和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自然的、人为灾害,建立起来的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中形成的安全体系。从而保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更加友爱、和平、繁荣。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这就是被人们广泛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对于户外露营活动而言,生命健康与生态文明应根植于安全文化建设之中。 

3.jpg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政府管理部门对露营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赵富森:近年来“露营旅游”成为一种新的休闲生活方式在社会中盛行,它满足了消费者亲近自然的需求,也补充和丰富了旅游休闲市场。其中涉及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受到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和广大露营活动参与者的广泛重视,涉及到露营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安全场景、安全装备、安全服务等安全文化建设,在露营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管理机构对露营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各地政府管理机构为加强对露营基地的安全管理,推动露营活动的健康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

为规范和推动露营活动的健康发展,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国家层面陆续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GB/T31710-2015)、《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LB/T078-2019)、《生态露营地建设与管理规范》(LY/T2791-2017)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露营地管理,保障这一新型业态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上海市为加强帐篷露营地规范管理,促进帐篷露营健康有序发展,2023年9月29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了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承担帐篷露营地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管理,应制定安全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遵守消防、食品、卫生、防灾、燃气、用电、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要求;应配备必要的监测预警、消防设施设备,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强化值班值守,加强应急演练;应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帐篷露营地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帐篷露营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应加强治安管理,强化现场人流监测疏导、应急处置等工作,鼓励在帐篷露营地安装监控设施等安全管理设备。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露营旅游休闲保险服务,围绕场地责任、设施财产、人身意外等开发保险产品等等。 

北京市为规范北京市帐篷露营地管理,引导帐篷露营地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文旅、户外消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3个部门,于2023年5月15日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 对安全管理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属地政府对帐篷露营地安全管理的全面监管责任、文旅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或专项监管责任、上级管理机构的主管责任以及帐篷露营地的主体责任;市、区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对帐篷露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安全管控、大人流以及极端天气应对等事项进行督查或联合检查;露营管理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提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质量等等。 

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11个部门, 2022年9月2日发出关于印发《南川区露营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对露营地标准化建设、服务质量指导、质量等级评定,营地涉及体育项目的审查、监管指导,林地草地保护审查、监管指导,提供住宿过夜的营地的登记住宿管理和治安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营地的卫生管理、疫情防控,住宿业安全生产管理,露营场地事故救援处置,营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从事食品经营的露营地市场主体实施许可,营地的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气象信息通报等等涉及安全的工作都做出了相应规定。

还有部分地区也纷纷制定露营地管理规定,对露营地安全管理进行明确规定,这些举措,都反应了各级政府对露营这一新兴业态持续健康发展的呵护和支持。

 1.jpg

 

记者:最后,我们想请您谈谈户外营地安全应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能否请您基于营地的经营需要对营地安全文化建设,为业内人士提一些建议?

 

赵富森:营地是人们休闲娱乐、学习文化的热门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然而,随着参与人数的日益增多和营地活动内容的日益增加,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给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因此,户外营地安全文化建设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营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应急预案变得尤为重要。

营地的经营者可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加强对营地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是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营地安全教育可以帮助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向游客普及旅游安全知识,如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游客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营地安全教育,游客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意识,还能够了解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营地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提高了营地的整体安全水平。

二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避免人为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营地安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减少人为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加强游客的安全意识教育,鼓励游客在营地内遵守规章制度,文明游览,杜绝非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提高游客整体素质和自律性从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是提高营地工作人员应急安全能力。营地作为一个集体场所,有着大量游客。营地工作人员是出现应急安全状况的第一目击者,因此营地全员都应学习掌握基本的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包括: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心肺复苏操作、止血,包扎等院前基本医疗救护知识,运动损伤处理,基础绳结,扑救初起火灾,心理救助,户外食品安全知识等等。营地的安全水平是人们选择营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开展营地安全教育,能够提高营地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通过加强营地安全管理能力,提高营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够增强游客对营地的信任感和认可度,提升营地的声誉和吸引力。

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营地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预案应涵盖各类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游客伤害等,并根据营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预案的制定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包括营地管理部门、应急部门、相关专家等,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是加强应急演练与资源准备。应急预案的制定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实施。营地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营地还应做好资源准备,包括应急救援设备、医疗资源、紧急通讯系统等,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保障,不断提升营地的整体安全保障能力。

六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营地的安全工作需要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营地应与公安、消防、应急、医疗卫生等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机制,及时分享安全信息和处理措施,以确保突发事件的迅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相关热词: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