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8大假象调查:产品不够吃喝凑,产业不够房地产凑

来源:小编推荐 添加时间:2018-11-12
特色小镇8大假象调查:产品不够吃喝凑,产业不够房地产凑(图1)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由于在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项目定位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一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前期数量贪多、规划求大、进度求快等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为“凑特色”呈现出一系列怪现象。不仅制约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也潜藏生态环保、政府债务、文化传承等多重风险。

产品不够,“吃喝”来凑

由于旅游产品缺乏或特色不明显,一些地方数量众多、一哄而上的“旅游特色小镇”最终建成了“小吃一条街”。

在西部某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一带争搭一部热播影视剧“便车”,先后建起了5家风格类似的小镇。尽管名称各不相同,但餐饮美食都成为这几个小镇的“主打产品”。其中一个小镇,主要的建筑风格并非当地风格,反倒“复刻”了香港电影中的部分街头场景。

开业前几月红红火火,新鲜劲过后门可罗雀。各地以小吃、餐饮为主的特色小镇,几乎在重复相同的命运。近日,记者来到号称总投资2亿元的一个民俗小镇,街道上空无一人,商铺都已经关门落锁。文化村的入口附近,堆放着茅草,几只羊在进出的主干道旁悠闲地走来走去。

记者调查了解到,东部某市提出要打造25个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过多,形成同质化,大家都忙着搞吃喝,特色小镇就失去‘特色’了。”一位长期关注特色小镇建设的专家说。

产业不够,“房地产”来凑

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好的产业支撑,房地产项目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绝对主角。南方某地,打造了“欧洲文化风情小镇”,总用地面积约1.2万亩。《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开盘的地产大都售罄,但小镇上冷冷清清,商铺大门紧锁,几乎看不到车辆和行人。在中部某省,以康养、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特色小镇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一处被列为重点工程的建设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规划占地4600余亩,总投资约100亿元。项目工程鸟瞰图显示,一栋栋地产大楼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有的特色小镇以“别墅类”住宅为卖点,大肆宣传。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娄伟认为,建房盖楼,投资上去了,满足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要求。但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这样的小城镇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空心镇”。

项目不够,“农作物”来凑

部分地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摊派”指标。有的地方在条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为了戴上特色小镇的“帽子”,把在田农作物或成规模传统种植、养殖业作为特色小镇项目进行申报。

在中部某省一个香菇小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首期300多亩土地上棚架林立,活动板房、菌棒水池都已经建好。小镇的总体规划分为香菇产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及生态建设区三部分。其中,香菇产业基地由当地一家食品有限公司承建。“挂羊头卖狗肉。这哪里是什么特色小镇?就是企业的一个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基地附近的群众说。

有的地方,甚至将水稻种植区列为“特色小镇”来凑数。记者调研发现,各地以农作物命名的小镇众多。葡萄小镇、萝卜小镇、胡椒小镇、油茶小镇……不少地方的群众反映,这样的小镇只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的“凑数工程”。

形象不够,“穿衣戴帽”来凑

一些地方,对特色小镇建设不知如何入手,把特色小镇建设等同于形象改造,将大量建设资金用于“穿衣戴帽”工程,被群众称为“形象工程”和“花架子工程”。

“穿衣戴帽”工程仅仅提升了临街、沿路一面的房屋形象,但给不少百姓添了麻烦。《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地看到,本是老百姓的商铺门面房,门口却被白色罗马立柱阻挡;本是老百姓的自住房,屋外却被“穿”上统一的仿古建筑“服装”,“戴”上了灰瓦“帽子”。如此一番,一些原本具有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的小镇,遭到“开发式”破坏,当地老百姓颇有怨言。

“有的乡镇光顾着改造外面,实际是豆腐渣工程,既浪费钱又不实用。”一家商铺店主钟先生无奈地说。

景色不够,“挖湖造绿”来凑

建设特色小镇,缺少风景怎么办?一些地方打起了挖湖、造绿、扩建湿地的主意。中部某省一个特色小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园区建设了湖泊、山水等人造景观,一些配套景观正在施工中,整个项目投资120亿元、占地5300亩。

在挖湖造绿等“造景观”的冲动之下,一些原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小镇,文脉传承被割断。南方某镇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当地的突出特色。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被定位为“花卉小镇”。记者实地采访未见花卉踪迹,反倒看到一个地产项目正拔地而起。当地发改委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发现当地的条件不太适合花卉种植,所以规划调整了。”

数量不够,“园区景区”来凑

为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有的地方给予每镇500万元至2000万元扶持资金,500亩至1000亩城乡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为了享受到特色小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配套资金政策,一些不具备特色小镇建设条件的地区,想方设法挤进小镇建设项目规划。西部某地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提出在一处湿地公园内打造占地约300亩的特色小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有的地方,把原有的产业集群,贴上特色小镇标签。比如东部某县规划打造“智能电网小镇”“地板小镇”“电梯小镇”“灯具小镇”“织造小镇”“电机小镇”“农机小镇”“交通安全小镇”等16个特色小镇,几乎全部是根据乡镇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来确定的,产业园“摇身一变”成为“特色小镇”。

资金不够,“PPP项目”来凑

一些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部门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了通过PPP模式筹措资金,但前期对项目的规划、收益测算并不明确,很容易带来债务风险。

西部某省一个“功夫小镇”核心区面积10.8平方公里,整体采取PPP合作模式建设,预计总投资320亿元。

中部某地与相关公司携手,通过PPP模式打造特色小镇,多个小镇规划总投资超过20亿元。一些地方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下,特色小镇建设PPP模式发展迅速。东部沿海某省发改部门召开的2017年省级特色小镇项目融资对接会,推出列入第一批创建名单的省级特色小镇融资项目76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推出PPP项目8个,总投资86.8亿元。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健康成长关键,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一些特色小镇在社会资本以PPP模式介入后,后期能否提供较稳定的收益存在不确定因素,部分建设项目易“虎头蛇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张晓欢指出,有的投资主体对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存在借助“特色小镇”概念“拿钱拿地”的倾向。尤其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并没有打算对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进行系统性的投资、运营。

活动不够,“节庆会展”来凑

为了吸引人气,一些特色小镇在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的情况下,选择了“造节会”,试图通过举办节会招徕游客。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南方某省一个荔枝风情小镇,群众说起特色小镇建设,印象最深的是当地连续多年举办的荔枝节。当地发布的消息称,要“把传统的荔枝节变成嘉年华盛会”。荔枝种植户告诉记者,“办这样娱乐化的节会作用不大,还不如实实在在举办一些产销对接活动。”

从事荔枝种植10多年的种植户刘女士介绍,2018年,荔枝大量上市,但是销路没有打开,“荔枝根本卖不上价。”

有的特色小镇,节庆活动并没有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在西部某特色小镇,记者看到“夏日狂欢节”的广告随处可见,主题是“打造音乐、美食嘉年华”,与小镇所冠名的特色文化并没有太大关系。

记者调研发现,特色小镇建设中,节庆活动逐渐成为许多地方的“标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未经批准,党政机关不得以公祭、历史文化、特色物产、单位成立、行政区划变更、工程奠基或者竣工等名义举办或者委托、指派其他单位举办各类节会、庆典活动,不得举办论坛、博览会、展会活动”。基层群众反映,这样的节会活动,不仅容易导致浪费问题,也有违规之嫌。


相关热词: 特色小镇假象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