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旅游小镇开发模式分析(值得收藏)
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及时代任务促使“特色小镇建设” 进入强效化推进和爆发式增长阶段,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旅游小镇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内涵特征与发展模式路径。今天,我们就分析分析国内外知名旅游小镇开发模式,供大家参考。
前言
什么是旅游小镇?
旅游小镇即旅游特色小镇,是依托区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社区等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并使之与其他相关产业、居住社区、其他旅游区(或风景区)发生交互关系的特定区域。
旅游小镇有什么产业特征?
旅游产业是小镇的核心产业、主导产业或最具潜力/特色产业,小镇或可同时兼有其他特色产业存在。
功能特征:旅游功能是旅游小镇的必备功能,小镇或可兼有文化、人居、生产、商业、服务等其他功能,多功能融合共存。
规模体量:根据产业规模而定,即规模不确定。
形态特征:可以是小城镇,风景区、产业园、旅游区(景点)集合地,也可以是综合体及非行政建制小镇。
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
即小城镇自身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赖旅游发展而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这些小镇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很有特色,根据其依托的资源类型,可以分为:
自然资源主导型小镇
该类型小镇,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区域内或紧邻地区一般拥有品质较好的风景区,城镇发展和风景区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且以景区发展为基础。比如,由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寨沟景区带动的武夷山市和九寨沟县。其开发要点在于,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控制城镇的承载力:自然景观不要做大范围的人为加工,开发重点放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餐饮、住宿等高品质服务的提供,用地、建筑景观风格等方面的控制上;严格限制游客数量、控制城镇核心区规模。
↑自然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以阿根廷巴里洛切为例
阿根廷的巴里洛切是典型的自然资源主导型旅游小镇的开发模式,与拥有如温泉、地热等特殊资源的小镇不同,其以独特的建筑、风水情调、地方文化吸引观光和休闲游客前来,其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也是旅游目的地。
巴里洛切坐落在阿根廷西部安第斯山麓,被壮美的雪山和静谧的湖泊所环绕,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极为相似,吸引了众多欧洲移民。巴里洛切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都与瑞士极为相似,久享“南美洲小瑞士”的盛誉。
巴里洛切没有污染环境的工业,从建城到现在的百多年里,旅游业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吸引游客到来的除了美得让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外,还有就是这里人们悠闲的生活方式。每年8月,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冰雪节,举办滑雪比赛、冰球比赛、火炬游行等活动。最有趣的是,这里盛产巧克力糖,常年举办各种巧克力晚会和评选巧克力皇后等活动。
巴里洛切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大自然的造化,也得益于人们的精心设计和长期经营,依托山水、人文的交相辉映,使得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古城古镇
古城古镇,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以其独有的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成为我国旅游小城镇中的中坚力量。比如,乌镇、西塘等江南六大名镇。
同质化是我国古城古镇开发面临的主要瓶颈,挖掘特色主题,形成鲜明的形象,成为了古城镇开发与提升的第一步。另外,古城镇在经历以“古”为特色的观光主导、以“商”为核心的商铺为王阶段后,以“夜”为核心的休闲体验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古城古镇新的开发方向。因此,业态向休闲化的调整必不可少,而以夜景观光、夜间活动、夜晚休闲为核心的夜游项目,也会成为古城镇开发的重点。
↑历史文化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以浙江乌镇为例
历史文化资源主导型的小镇开发模式,主要是依托其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建筑、古建筑,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对游客产生特有的吸引力。
乌镇地处浙江北部桐乡县北端,与江苏吴江县接壤,西邻湖州市,虽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真实体现了浓郁水乡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
在江南古镇中,乌镇开发相对较晚,所以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比较规范,全镇共分为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餐饮区、水乡风情区、传统商铺区六区,各区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旅游形式和旅游功能上相互补充,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特有的空间魅力。
行业依托型
行业依托型,顾名思义是指依靠某种特殊行业,发展形成的旅游宜居小镇。比如,以会议旅游宜居小镇(瑞士达沃斯、中国博鳌)为代表、云南瑞丽(玉石)、江西景德镇(瓷器)、浙江义乌(商贸)、横店镇(影视)。其开发重点在于以泛旅游产业框架为基础,构建特色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共同组成的产业集群,并形成旅游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现两者的共赢发展。但特色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旅游可以带来人群和消费聚集,提升特色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其发展。
↑行业依托型小镇开发模式——以中国博鳌为例
博鳌镇位于琼海市东部海滨,是一个半渔半农的集镇。自2001年起,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将其定为永久性会址所在地,博鳌名声大噪,进入旅游跨越式发展时期,现已建成博鳌水城、博鳌旅游风景区等旅游项目,以其温泉玉带滩、三江入海口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水中有岛、岛中有水,秀丽景色和名胜古迹集于一体的南国风光画卷。目前,博鳌小镇已发展为海南旅游发展的平台和加速机,对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休闲集聚型开发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休闲小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模式。这一类小镇,本身不是景区,但是一般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或环境条件,能够依托周边的景区或是城镇旅游资源,形成休闲集聚区、旅游集散地,是旅游接待建设的重点区域。
集聚型小镇
依托著名旅游风景区或旅游区,在旅游集散和服务需要的催生下,在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上,形成的以旅游服务为核心功能的小城镇。比如,黄山周边的汤口镇、甘棠镇。
一般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与生态环境,适宜进行“商业+休闲+旅游地产”的开发:
(1)商业开发:一般以商业街或是商业区的形式呈现,汇集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民俗客栈、土特产店等;
(2)休闲开发:要想把游客留下来,必须为他们提供不同于景区体验的休闲娱乐活动,尤其是夜间的。比如,一些民俗演艺活动、养生SPA等;
(3)地产开发:依托于区位及生态环境优势,这类小镇往往受到地产商的青睐,适宜开发商业房地产,又可以开发度假地产。
↑集聚型小镇开发模式——以黄山汤口镇为例
一般而言,旅游接待型小镇是为前往景区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小城镇,同时配套提供食、购、娱等相关服务。虽本身不是景区,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同时作为旅游集散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是旅游房地产开发的最佳区域,既可以开发旅游商业房地产,又可以开发旅游度假房地产。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素有“黄山门户”之称,是黄山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黄山景区提供的主要是作为核心吸引力的“游”的要素,除了“行”以外,“住、食、购、娱”等四大要素都同汤口镇紧密相关。
汤口镇在为黄山风景区旅游服务的同时,还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镇旅游资源,相继开发了翡翠谷、九龙瀑、野生猴谷景区、天湖景区、香河景区、凤凰源景区和龙凤苑景区等7处景区,搭乘黄山旅游的便车和景区串线,年接待人数已突破百万。
城郊型休闲小镇
城郊旅游小镇属于旅游小镇发展中的一种类型,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区域,主要满足游客旅游休闲需求,优化配置旅游各要素,从而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小镇。
对于城郊旅游小镇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点含义需要加以说明:
(1)特定的地理范围及空间尺度:首先,城郊旅游小镇位于城乡接合部上,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农村向城市过渡。从空间维度上看,城郊旅游小镇的活动一般集中在空间距离与城市中心区150公里以内的区域内。从时间维度看,这些区域一般在车程2小时以内。旅游小镇的人口规模应符合国家建制镇的标准。城郊旅游小镇尺度范围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难以对小镇功能进行合理划分,也给其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难度;尺度过小则给各旅游要素的完整配备度带来难度,易造成产业链的不完整。它在空间上并不是简单地将旅游资源组合,而是突出旅游与休闲的核心功能,以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为条件而形成的空间部落。
(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构成吸引游客的一切旅游吸引物要素。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使小城镇的旅游资源观发生变化,旅游资源除包含独特的自然或人文观光资源外,其他任何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有形、无形要素,能被开发成休闲度假产品的均是城郊旅游小镇可以依托的相应资源,例如节庆、娱乐、康体等资源。
(3)小镇内旅游各要素的有机复合。旅游业在小镇经济发展中属主打产业或优势产业,或旅游产业是促进乡镇经济提速与发展的动力源。同时,旅游小镇围绕旅游服务这一核心功能,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链而构成旅游要素集聚区。旅游小镇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注重空间内旅游要素的有机复合,从而实现产业链完备性,提升当地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依托于具有强大旅游市场需求的城市而形成的城郊休闲小城镇,北京周边的小汤山镇、成都的山泉镇等就是典型案例。其开发应从以下几点找准方向:(1)针对普通市民的农家乐或是生态农业观光开发;(2)为市民提供游玩、休闲的郊野公园和主题公园;(3)针对周一至周五企业的会议、产品发布、拓展培训等开发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模式,比如现在很流行的“开会+泡温泉+高尔夫”;(4)针对高端市场的度假别墅、会所;(5)针对老年人市场的“养生要老别墅、公寓”。
↑城郊型休闲小镇开发模式——“五朵金花”绽放
成都三圣乡以种植花卉为主要旅游资源,花卉种植面积多达8000余亩。“三圣花乡”涵盖成都锦江区的五个村落,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五个村子并称为“五朵金花”,形成“春有红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园,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之旅游情景。
①满足都市人向往田园的需求,实现田园生态化
大都市人群平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周末或节假日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更加强烈。三圣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结合旅游农业”的农家乐模式,恰好满足了大都市人群这方面的需求。不论是“江家菜地”展示的“周末都市菜农采摘忙”的场景,还是“东篱菊园”营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都深深吸引了都市人,为他们在乡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②对接都市的基建标准,实现设施服务城市化
三圣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积极接轨城市,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需求。道路建设依傍地势地貌和自然山水,交通布局做到人车分流;水电供应稳定;电话、宽带到户;天然气供应充足且为未来铺设留有余地。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让都市人来到三圣乡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生活服务便利,进一步提升了三圣乡的旅游吸引力。
③依傍大都市的技术力量,实现发展技术化
靠近大都市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大都市的技术支持。例如“五朵金花”中的“东篱菊园”在建设时,依托四川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以规模种植菊花为支撑,引导村民规模化、多样化进行大田种植菊花,形成1000余个菊花品种、300余万盆盆栽菊花、2700余亩的菊花种植规模。与此同时,在农科所的引导下,村内农房进行改造,和菊花景观一起形成整体和谐、色彩缤纷的农村景观系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④承接大都市资本投入,实现资本多样化
三圣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资本的介入。锦江区政府以8300万资本搭建融资平台,成功撬动了当地民间资本1.6亿来投资建设三圣乡。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五朵金花”每个村都投入一千多万的资金用于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三是集体资产的参与。乡镇以固定资产入股来参与三圣乡的旅游发展建设。三种来源中,获得资本数额最大的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注资三圣乡旅游。在此过程中,成都市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开明开放的投资空间为民间资本的注入奠定了基础。
资源依托型休闲小镇
这类小城镇,有着鲜明的特色,通常位于自然或气候较好的城市。比如滨海小镇、海岛小镇、温泉小镇、滑雪城、花卉城、渔港小镇、边境小镇等。其开发要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方向,走综合发展之路,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会议、康体、文化体验、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其打造重点有两个方向:一是设置完善的度假生活配套及高品质的服务质量,高尔夫、游艇俱乐部等高端度假项目必不可少;二是以度假人口候鸟型居住为目标的度假第二居所的开发。
↑资源依托休闲小镇——南京汤山温泉小镇
汤山,古名“汤泉”,因温泉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温泉之一。汤山位于南京以东24公里,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距离禄口国际机场40公里,到周边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直达。小镇内青山叠翠,绿水成湖,洞石奇观,是南京东郊著名的旅游胜地。温泉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形成了汤山经济的优势。
(1)主打温泉经济
温泉是汤山镇向世界展示其形象的一张名片。汤山镇依托温泉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疗养、房地产等为主打的温泉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围绕温泉汤山以汤、山、水等为主题,建设了多家温泉度假村、度假村、温泉浴馆等主题性温泉,并开发建设文化博物馆、养生、美容、医疗、运动等主题设施,强化汤山镇的旅游形象,使汤山成为炙手可热的温泉休闲旅游区,激活了汤山镇的冬季旅游市场,形成了冬季不淡的旅游局面。
(2)衍生产业链
随着温泉旅游的发展,汤山已经从最初的寥寥数家温泉酒店,发展到现在世界顶级度假品牌酒店云集,游乐、购物、体验、文化、科普等各类旅游产品汇聚的休闲度假胜地。汤山小镇正在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兴起像颐和、御庭等一批在全国都很知名的温泉精品酒店以及高端会所。汤山拥有世界级度假酒店品牌、现代高科技健康体验机构、购物娱乐餐饮场所、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以温泉优势位核心,形成温泉旅游、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健康养生四大板块的产业聚集,延伸了温泉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3)完善产品体系
汤山镇温泉数量多,针对不同档次的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圣泉温泉浴馆、美龄温泉山庄等定位为大众化旅游消费产品。同时也有为高端消费者提供的温泉产品,如南京汤山颐尚温泉度假村,度假村由露天温泉区、休闲酒店两部分组成。其中,露天温泉区又分为花草香浴区、土耳其浴区、巴厘岛风情区、罗马大理石浴区、养生中药浴区等10余个浴区,这些浴区突破过去的温泉疗养概念,以现代化、国际化视角,将温泉与异国风情、传统医药相结合,全面发挥温泉的养生功能,形成独特的休闲养生之道。除了主打的温泉产品,汤山镇还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以文化为主题的观光旅游区,还建有现代农业园、民俗村等,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小镇开发模式总结
1、因地制宜,打造小镇吸引力核心
有旅游吸引核才会吸引游客,产生消费聚集,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没有吸引核,难以引导城镇化。对于休闲小城镇来说,可以形成休闲聚集中心,进而带动城镇化。旅游吸引核的设计,对小城镇建设来说至关重要,自然景观、文化遗存、休闲度假要素、滨海滨湖、温泉、甚至博彩等,均可作为旅游吸引核。
2、消费驱动,促进休闲产业多元聚集
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多,旅游小城镇的功能布局也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往往具有观光、休闲、度假、游乐、夜间娱乐、居住、集散、养生、运动等多种功能。当然,不同资源类型主导下的小城镇,功能也不尽相同。
旅游小镇的产业架构体系中,应以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通过休闲产业的多样化开发,形成多样的产业关联式发展结构,进而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及城镇发展需求,兼顾发展农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邮电通讯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其他产业。
3、城市化延伸,完善社区居住功能
旅游小镇与旅游景区及传统城镇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因此,在构建旅游小镇时应充分的考虑居民及游客的需求,构建生活化的服务系统。服务系统里面既包括教育、文体、卫生、商业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及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等,也应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等旅游要素,同时还需包括旅游区必备的专项旅游交通体系、游客中心(含导游服务)、旅游标示系统、生态停车场、游客公共休息设施等,且旅游服务设施在综合配套服务里的比重要高于一般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