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的函

来源:小编推荐 添加时间:2020-03-25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的函

2020-03-23 11:36中国武术协会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中心(武术主管部门)、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相关体育院校:

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任务分工》整体部署和要求,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制定了《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并对照《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结合本地区武术改革发展工作实际,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做好规划,尽快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特此函告。

联系人:王立峰

电  话:010-64912317

邮  箱:wushuyanjiuyuan@126.com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20年3月20日

 

 

附件: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任务分工》整体部署,结合新时代武术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武术中心工作、服务全局,充分发挥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现制定武术贯彻落实相关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中国武术走出去,推进武术进入奥运会。

二、主要目标

准确把握新时代武术发展的定位和思路,科学制定武术发展目标和任务,坚定申奥是目标、健康是主题、传承是责任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推动社会武术、竞技武术、国际推广、武术文化、武术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武术项目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年度目标(2020年)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稳步推进中国武术协会实体化脱钩和相关行政机构改革,加强武术研究院建设,完成《中国武术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制工作,开创新时代武术工作新局面

近期目标(2021-2025):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国武术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标奥运,竞技武术项目结构不断改革优化,竞赛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武术竞赛新模式成功转型;社会武术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武术产业初具规模;武术国际化推广新模式基本建立,全面推动中华武术走出去,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武术申奥条件基本成熟。

中期目标(2025-2035)现代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武术健康功能日益凸显,人民群众武术健身意识增强,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口达到体育锻炼人口的五分之一;武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武术职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建立,现代武术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竞技武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制度进一步完善,武术申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争取进入2036年奥运会。

长期目标(2035-2050):武术成为奥运会常设项目,中华武术文化广泛传播,融入国际主流文化潮流;现代化武术管理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武术科学健身成为生活常态,武术康养融合工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武术职业化发展模式更加成熟,武术产业高度发达,成为体育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基本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协同推进。深入研究和把握武术项目发展规律,高点定位、通盘考虑、顶层设计,提高武术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率和向国际推广的覆盖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措施,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形成统一部署,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对标奥运,推进竞赛赛制改革。要在各项工作中运用世界眼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积极搭建国际交流沟通平台,将继续推进武术训练竞赛标准化建设,优化规则与裁判法,规范国内国际统一的技术体系,促进竞技武术运动水平提高,推进武术进入奥运会

——突出健康功能,构建社会武术新格局。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形成全民健身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推动社会武术活动繁荣发展;大力建设武术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夯实武术全民健身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武术+”和“+武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武术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发展武术产业,丰富武术产品供给。贯彻落实《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武术运动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武术运动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注重文化传承,做好正面宣传引导。重视武术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增强宣传意识,提高宣传力度、广度和时效性,加强武术赛事活动监管、舆情监控和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媒体形式,扩大武术传播渠道,形成传播武术的立体模式。

四、主要任务措施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任务分工》文件精神,结合进入新时代的武术工作实际,明确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分别针对社会武术、竞技武术、国际推广、武术文化、武术产业、武术科研、武术教育与青少年培养等几个方面发力,加强组织领导、开拓创新、协同推进,开创新时代武术工作新局面。主要任务分工和具体措施如下: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完善武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各级政府将社会武术纳入工作范畴和职责,采用购买服务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建设武术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夯实武术全民健身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武术+”和“+武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武术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大力推广武术段位制。

稳步推进《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在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改进、完善武术段位制体系,建立规范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营造武术段位制社会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武术段位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3.加强武术健身组织网络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全国武术之乡、各级武术协会、单项拳种研究会、各类武术传习所、武术大院、各类武术和搏击俱乐部、晨晚练站点等基层组织的建设,健全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组织,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武术健身活动。

4.开展武术走基层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组织武术专家、名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走基层和志愿服务,通过技术培训、健身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文化。

5.实施太极拳健康工程。

以太极拳健康工程为抓手,提供有效供给,丰富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活动,积极支持群众身边的武术健身赛事;以太极拳公开赛、武术俱乐部公开赛、单项拳种比赛等为依托,打造高端赛事活动平台。

6.探索武术康养融合工程。

挖掘武术健康功能,开发武医融合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动“健康+武术”体医融合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创编简单易学的武术套路和健身功法,引导大众改变健康理念,从“治已病” 转变为“治未病”

倡导“医疗+武术运动处方”模式,鼓励医疗医护与武术运动康复结合;鼓励社会力量新建、改建武术疗养机构,加强武医融合社区服务站建设,打造武术康养综合服务体。

(二)提升竞技武术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1.转变竞技武术发展方式。

加强对竞技武术发展理论、训练理念、技战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使创新成为竞技武术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完善各类赛事活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办赛积极性,打造品牌赛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融合。

2.推进武术训练竞赛标准化建设。

优化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规范国内国际统一的技术体系,构建完善的训练体系,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探索创新国家武术集训队的组建模式,充分调动高校、地方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在政策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回馈和回报;加大经费投入,依托科研机构,加强国家武术集训队复合型科医团队建设,为项目科学训练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保障。

3.优化竞技武术项目结构。

综合评估竞技武术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引导国内各省市区域间竞技武术协调发展,鼓励各省(区、市)重点发展本地区域特色的传统武术项目。组织研究入奥项目与非入奥项目,格斗对抗项目与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现代竞技武术项目与传统武术项目的协调发展,加快落后项目的发展进程。

4.加强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

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构建富有成效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国家高水平武术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龙头,改革与完善三级训练网络,发挥各类武术学校和体育院校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竞技武术公共投入的效益评估体系,提高各方参与武术项目市场开发的积极性;在现有全运政策的引导下,为鼓励全国各有关单位参与全运会的积极性,制定跨省组队参赛政策。

(三)加快发展武术产业,提升武术产业能级

1.培育武术市场主体。

支持武术企业发展。支持武术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鼓励有实力的武术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武术企业,利用众创空间等新型平台孵化一批创新型武术企业。

扶持社会组织。推进武术类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发展,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宜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武术运动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武术社会组织参与承接。

2.丰富武术市场供给。

拓展武术服务。大力发展武术服务业,构建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培训研修、武术康养、体育旅游、武术影视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实施武术服务业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优秀的武术学校、武术培训机构和武术品牌赛事,开发一批市场需求大的武术健身产品。

加强装备制造。鼓励研发武术服饰、器材等标准武术用品,引导开发武术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可穿戴式武术健身设备等新型武术装备;积极开展个性化武术装备定制服务,满足强壮体魄、祛病健身、减肥美体、防身自卫等健身需求

增加设施供给。构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健身需求的武术健身设施体系,扩大群众习练场所,增建武馆、城乡习练站点;引导商场、景区等引入武术特色资源,打造一批运动休闲与相关服务高度融合的武术服务综合体。

3.提升武术产业能级。

加强示范引领。实施武术产业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培育一批产业层级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武术产业项目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品牌;推进全国武术之乡、武术示范街道、示范小区建设,打造一批以武术运动为主题的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

促进互动融合。建立武术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促进武术与养生、旅游、文化、传媒、教育培训等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武术影视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武术影视产业链条;鼓励国内旅行社和旅游景区,设计开发包括武术体验内容的赛事观摩、运动体验、遗产观光、节庆会展、研学旅游线路产品;积极发挥武术在运动康复、健康养生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加强武术文化传播,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产业。

推动互联网+武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智慧武术服务网络和平台,拓展互联网+武术新领域;借助个性化开放移动互联平台,实现武术赛事、武术商城、武术教学、武术电竞、电子商务等资源的整合,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查询、数据共享、服务指导等集成服务。

(四)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武术交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1.创新发展竞技武术,推进武术进入奥运会。

对标奥运,创新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武术入奥计划”。推动成立高层次的武术申奥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组,紧密联系国际武联,共同形成合力;按照接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标准,逐条对照国际奥委会问询调查的88个问题和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指南进行检视,找准差距、剖析原因,抓好整改落实,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

   (1)配合人文交流机制项目,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推进中美、中俄、中英、中法、中印等人文交流机制项目体育领域的武术交流工作,通过竞赛、表演、培训以及群众武术推介活动等形式,展示武术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利用武术文化的“柔传播”,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提升文化软实力;配合高层访问、建交纪念、重大节庆等外交外事活动,派遣武术团进行交流访问、暖场表演等双边或多边活动,为相关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发挥武术的独特作用。

(2)外派专家、教练和推广志愿者赴海外开班授课。

推出武术名家名师和明星运动员,组建专家讲师团,培训推广志愿者,赴海外帮助当地武协开办训练营、讲座等活动,提升当地运动员和爱好者的技术水平;资助武术“海外兵团”、爱国华侨武术团体等组织,充分发挥其既了解中华文化、熟知武术技能,又熟悉当地风俗、知晓风土人情的独特作用,开展武术教学、培训等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好“民间外交”工作。

(3)积极支持武术在各国(地区)的本土化。

扶持各国武术协会、社会组织、机构对武术在当地的传播与推广模式进行本土化尝试和改造;帮助当地培养本土武术技术骨干,加强本土师资的培养,由更多的当地人传播、教授武术;招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武术的外籍人士,通过免费培训、夏令营以及设立“武术留学专项奖学金”等方式,培养一支对华友好的外籍武术人才骨干队伍,推动中华武术在国外的本土化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提高海外民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

(4)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武协的合作。

重点扶持推广普及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鼓励发动我国各省市武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武术交流合作,派队参加武术表演、竞赛、训练及大众健身活动;支持沿线各国(地区)举办国内锦标赛、国际邀请赛,创办“一带一路”武术大赛,赛事项目设置包括但不限于竞赛武术、传统武术、搏击类武术项目等,搭建武术交流平台;以武术养生旅游作为特色和重点,结合中医、气功,打造“一带一路”精品武术旅游线路。

(5)深化与金砖国家的合作,推进武术在当地的推广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金砖国家武协的合作,力争将武术列为金砖国家运动会的常设项目,并与上述国家武协建立常规合作机制,定期进行交流互访,举办竞赛、表演、培训等活动;继续推进金砖国家武术锦标赛工作,由金砖国家轮流主办,力争打造出属于金砖国家的专项品牌赛事,同时鼓励金砖国家间丰富多样的民间武术交流活动,使社会力量和广大民众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

(6)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武术交流合作。

扩大“上合组织”国际武术散打争霸赛的影响力,将赛事推广到“上合组织”成员国家,使有关国家进一步参与到赛事的组织、承办工作中来,将赛事打造为真正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赛事;为有关国家发展推广武术运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经济援助,开展培训、训练、比赛等活动,借助品牌赛事扩大武术在当地的影响力,增加习练人口,提高普及率。

(7)借助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开拓武术推广渠道。

联合教育部、国家汉办、文化部等单位,以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为推介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将武术作为孔子学院、文化中心的必设课程,制定统一标准,编写统一教材,派遣专业教师、教练指导教学训练;寻求与海外高校、科研、培训机构的合作,将武术(重点是太极拳)作为“运动处方”纳入到民间社团健身活动计划、政府和企业员工健康(医疗)计划等医疗保健体系。

(五)推进武术领域法制和行业作风建设

1.深化武术行业“放管服”改革。

加强对武术赛事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优化服务;规范武术活动,整治武术发展乱象,营造武术发展良好氛围;加强对武术段位、职称、名号等的监管,明确标准、统一规范,杜绝各类假资格证现象。

2.加强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

加强武术舆情监测,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构建中国武术协会全媒体传播格局,发挥微博、微信、客户端在武术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宣传武术,报、台、网、端等新媒体,加强武术正面宣传,有效扩大国内、国际武术影响力。

3.严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

加强对《中国武术协会纪律处罚办法》的宣传与落实,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切实提高各运动队和裁判员对赛风赛纪工作的认识,坚决杜绝赛风赛纪事件的出现;严格执行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和《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和《中国武术协会纪律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从严、从重、从速严肃处理,不仅要处罚当事人,也要追究有关单位和有关领导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4.加强武术运动监管,营造武术发展良好氛围。

加强武术赛事活动监管。研究制定各类武术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加强对各类武术馆校、俱乐部、会馆、培训机构、习武场所等载体的监管和服务。

(六)青少年武术发展促进工程

1.明确内容,编订青少年武术教学大纲和统一教材。

以青少年武术段位制为基础,编订不同年龄段和技术水平青少年的武术教学大纲,推出全国性统一教材,同时鼓励各省区市武术协会编写各自地方特色拳种的青少年教学课本,在规范青少年武术教学的同时推动传统武术的传承。

2.改进服务,扶持民办武术学校健康发展。

贯彻“重服务、重扶持、促发展”的九字方针,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全国武术学校信息沟通机制,主动了解其发展运行中的突出困难和机制制约,切实加强对民办武术学校的政策和业务指导,为其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与现实条件,巩固并进一步激发民办武校作为青少年武术推广和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积极作用。

3.激发活力,推动青少年武术俱乐部的分级与认证工作。

建立健全青少年武术俱乐部政策体系,推动建立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评价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为青少年武术俱乐部发展营造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青少年武术俱乐部活力,培育、巩固、发展青少年武术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阵地。

4.加强武术学校的专业武术教师、教练员培训。

定期举办各级各类全国性武术学校教练员培训班,通过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技能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青少年武术项目执教人员综合素质、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增强其对武术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做好竞技武术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完善武术学校教练员技术等级评定制度,鼓励教练员自觉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训练水平。

5.以高水平青少年武术赛事为引领,提升竞技武术后备人才选拔水平。

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深入研究比赛项目设置和竞赛模式设计,通过增加集体项目、对练项目和团体项目等方式,扩大参赛人员的通级比例,充分调动全国武术学校的参赛积极性,进一步扩大青少年习武群体,为竞技武术梯队建设储备武术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七)推进武术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武术文化繁荣发展

1.加强武术研究院建设,重视武术科研创新。

做实做强中国武术研究院,肩负起武术的传承发展与普及推广职能,与脱钩后的中国武术协会相互支撑配合,重视武术科研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我国武术事业可持续发展。

2.合作共建研究院分支机构,筑牢科研组织根基。

充分调动各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各高等体育院校、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发挥资源优势、跨界融合,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广泛建立武术研究院分支机构,计划到2025年底,逐步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海南等地区方位,建立起20个左右的区域性武术研究院分支机构,筑牢武术科研机构组织基础

3.实施优秀青年科研人才计划,培养科研后备生力军。

注重发挥老一辈武术专家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发挥中青年科研骨干的才智与热情,加强武术科研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实施优秀青年武术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全国武术专业博士、青年骨干科研后备人才研修班、优秀传统拳种传承人后备人才研修班等,为武术项目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后备人才。

4.开展传统拳种研究,加强武术非遗工作。

实施《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数字化工程》。全面加强传统拳种和武术非遗研究工作,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完善珍稀濒危传统拳种和高龄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保护机制,重点开展对已列入非遗传统拳种的传承推广工作;针对性地加强院藏文献研究与保护,以及武术典籍、古拳谱、器械、遗址等文化遗存的研究保护工作,开发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公开服务社会。

5.弘扬武术精神、打造高端学术品牌。

发挥武术研究院作用,搭建高端全国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科研创新,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文化、推进学科建设,引领武术项目发展;通过举办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全国武术科学大会、武术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高端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武术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6.研发武术健身运动处方,拓宽武术文创产业。

以研发武术锻炼促进健康精准指导方案为牵引,融合中医养生、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等诸多领域,提升武术健身增进健康科技服务能力;以优秀传统武术拳种为素材,精选典型动作技法为健身效果实验研究为基础,构建传统武术拳种健身运动处方研发素材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财政、文化、教育、广电、体育等政府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利用政策、资金等宏观手段,统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武术走出去。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完善各级武术协会组织机构,强化各级武术协会职能,加大对基层武术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各类合规合法社会武术组织,重点加强市/区、县级武术协会的建设,形成高效的中国武术协会工作组织网络。

(二)落实支持政策、协同推进。

制定建立武术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的相关政策,加强各地政府对武术运动开展工作的管理、投入和检查,确保武术计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要积极贯彻落实本计划,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行政部门、各级武术协会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武术发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要加快制定本地武术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动态跟踪监测和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放、管、服”有机结合,积极营造武术全面振兴的良好环境。

(三)重点经费保障、组织有序。

设立武术发展专项经费,确保武术国内普及、国际推广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完善公共财政对武术运动发展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武术运动发展的力度;要加大投入,安排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武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拓展武术领域金融服务新业务。

(四)鼓励社会参与、激发活力。

加强政策引导,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出激活传统武术市场活力的改革举措,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设立武术专项发展基金,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或投资,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发挥社团、企业、学校等社会机构和组织的作用,共同参与武术推广工作。

 

                                                                                                              武术中心

                                                                                                          2020年3月20日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2)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3)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4)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5)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6)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7)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8)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9)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0)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1)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2)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3)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4)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5)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6)

关于印发《体育总局武术中心贯彻落实&lt;体育强国 建设纲要&gt;实施方案》的函(图17)

文章来源: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网址:http://www.wushu.com.cn/#/inform/informDetail?id=743

 

相关热词: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