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表面繁荣、内在虚弱”,如何破局?
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和经济类型。它既是消费社会、大众流行文化催生下的当代文化的主要表征形态,也是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更高层面的核心业态。坚守传统的文化发展观,不将文化置于现代经济、现代市场、现代金融的发展逻辑之中,或者以19世纪以来形成的西方经济学逻辑、商业市场逻辑来推演文化产业这样一种特色的经济类型,忽视文化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都不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中国文化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是一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管理体制下,逐渐从文化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政府有效管制、调控和市场发展双轨运行的发展模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不同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主导逻辑,鉴于文化产业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我们走了一条有为政府、政策推动、强化管理、有限市场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梳理这十多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需要置于更为宏大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把握和体认。笔者在此抛出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文化困境和突围策略的几点理解。
困境:“表面繁荣、内在虚弱”
评估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达程度,旺盛的文化创造和转化能力、强健的文化工业及支撑服务体系、繁荣的文化消费市场是几个极其重要的指标特征。总体而言,中国文化产业还在一种“表面繁荣、内在虚弱”初级发展阶段,有几个核心的深层次文化困境。
-
传统文化延续的困境
当前,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国策,是文化产业必然发挥的主战场,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构建其核心价值内涵和生成逻辑的基石。
一是因为文化产业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供给形态,是传统文化活化和走入生活消费领域的主要方式;
二是中国是一个尚文、尚古的文明,中国人的血脉基因中有对传统和古人的浓厚兴趣和消费基础。
但是,我们发现当代国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疏离感、断层感已然相当严重,这里与五四新文化、白话文运动、文革、教育制度等多重因素对传统的否认与冲击有关。传统文化复兴有待时日。
美育当然是我们延续文化血脉的重要力量,目前,尽管国家层面和知识界都在呼吁美育教育,但是美育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将美育渗透和植入到社会文化的深层肌理之中,而不仅仅是几个隔靴搔痒的学理呼吁,变得尤为重要。
-
内容创意和价值困境
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内容创意,在于通过对创意、想象力、创造力的再开发,而不断实现版权商业价值。打个比方,煤矿作为传统资源形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开发枯竭的一天,而文化、创意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源源不断的开发价值,关键在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挖掘深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想象力,《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经典文本,都充满着中国文学的想象力。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文化创意领域真正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作品和人才都非常匮乏,复制、模仿蔚然成风,功利主义、过度商业化的思潮从大众商业领域向文化产业领域渗透,娱乐至死、低俗消遣的文化消费观在数字世界蔓延。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中国基础教育制度和理念的影响,中国教育理念中长期以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唯分数论,唯排位论,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很多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二是艺术教育本身的制度设计,艺术类考生很早就进入到艺术技能专门领域,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培养乏力,而这些往往是未来文化创意领域的主要创造生力军,自然无法真正将文艺创作与更为宏大的社会关怀、人情伦理进行深层次的呼应和关照;
三是创意型人才的创意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鼓励,往往处于相对的社会边缘状态,使得创造和创意的成本太高,复制和模仿的成本低;
四是创意的发生往往出现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边缘连接地带,这就需要创意型人才有更宽广的知识涉猎和经验储备。现有的发源于德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专业过度细分,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程度很高的行家,却失去了一批跨学科背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创意型人才。
-
对外文化的传播困境
对外文化传播是中国文化产业抢占国际市场,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有三个方面的困境:
一是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中心论,有意识的将中国文化塑造成一种神秘化、边缘化的文化形象,把中国定义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把中国文化、艺术定义为猎奇的、奇观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固化认知;
二是中国文化作为一种高语境文化,在表达过程中语言背后所生成的深层意义,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对西方人而言有较大的理解困难;
三是中国当代的文化传播者、传播主体对自身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在跨文化传播中无法有效传达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这个原因与前文谈到的文化断层历史原因相关。比如,很多人在质疑孔子学院,在我看来,不是孔子学院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能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境,能有效的将孔子思想中具有普适性、人类共通价值的部分通过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实现有效和精准传播。
策略:核心领域突围
尽管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着以上几个深层次的文化困境,但是中国依托深厚的文明传统和文化生活传统,强大的内需和产业转型升级刚需,互联网弯道超车的发展能力和全球最大的网民资源,有望在几个核心领域实现突围,探索出一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
产业融合新路
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产业,包括影视、动漫、出版等领域,一方面受困于西方在技术、人才、标准化等方面构建的强大的发展壁垒,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相关意识形态管控和审查制度的限制,相关领域立法制度的滞后,短期内很难有迎面赶超的可能。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吹响了中国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体验、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号角。这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主要依托文化创意力、审美力、设计服务能力来提升产业竞争力、附加值,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相关产业赋能的重大决策。
尽管这样的融合发展会模糊和削弱文化产业的统计标准,但对于文化产业的价值意义增量、发展路径探索意义不可估量。目前,产业融合最大的突破点需要建立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态与实业产业之间的合作制度与交易结构,改变文化创意、设计服务被动出卖创意,获得低额创意价值回报和承担过度创意价值被窃用风险的局面,真正激发双方联姻的积极性。
-
互联网突围
中国近20年的互联网发展,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的强势崛起,依托自身的人口红利和网民优势,催生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一批世界级互联网巨头。以腾讯、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生态平台,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文艺创作者释放创作能量,带来了全新的自由创作空间。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等互联网泛娱乐产业迅速崛起,B站、快手、抖音及各类直播平台的火爆,使得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原著民在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里,实现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生态闭环,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及时反馈,边界日益模糊。
而且,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依托自身网络基础设施的优势,各类网络文学、网络影视作品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外溢,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跨文化传播效果,走出了一条中国文化产业的互联网突围之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加强互联网内容监管、提升互联网文化内容品质、保留互联网文化创造活力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和制度设计。
-
生活方式产业化
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的文化产业往往属于现代文化传媒与娱乐产业,包括影视、动漫、游戏、主题乐园等全产业链,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现代文化传媒和娱乐产业上,一直处于努力追赶的局面。一方面技术、生产制度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在这些领域有相对严格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使得短期内超越或赶上发达国家,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市场基数大,民众基础深厚,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强大的文化休闲基因,中国文化中有很强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文化心态,是一种怡然自乐,以文化、艺术修身、修心,怡养心性的传统,比如文人书房、茶道、香道、花道、陶瓷等,其背后可孕育的是一个巨大的、可开发的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文化产业链,中国完全可以探索出这样一条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型文化产业道路。
-
文化多样性机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颁布,某种程度上是对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霸权主义的一次冲击,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各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互学互鉴,越来越符合更多希望保护本国文化传统,追求文化多样性的国家的需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全球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某种意义上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一起,突破欧美主流文化话语权的围剿,通过精耕细作,找到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基因,开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开展区域性文化合作,建立区域性文化合作机制、策略提供了机遇,也有望为中国文化的对外贸易与传播避开主流的欧美成熟文化市场,抢占新兴国家的成长型文化市场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相关热词: 中国文化产业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