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浪潮袭来,文旅产业如何优质发展?
美团和滴滴在前段时间开战了。众人热议,已是外卖市场一哥的美团,放着其他的市场和领域不管不顾,为什么偏偏要进入打车领域,公开挑明着要和打车界一哥滴滴抢分一杯羹?其实,公司战略和市场竞争的抗衡其背后都有着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支配着,只有顺应和拥抱这种趋势,才能在市场红利中占据大份额和优势。
那么,互联网冲击下的鹬蚌相争的背后,潜伏着什么趋势?这就不得不提到“共享”这个热门的话题了。交通出行、打车,是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代表,除此之外,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外出旅行住宿的Aiebnb、小猪短租等等都是共享经济带来的产物。
共享经济通过将闲置资源实现转移,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为需求方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并且还具有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的特征。共享经济的出现,传统旅游转型升级,新的旅游业态也随之催生。面临着风口中愈吹愈烈的市场前沿趋势,机会与挑战共处天平的两端,共享经济理念下,对旅游发展的利好与弊端该如何应对和掂量呢?
1、共享经济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影
其实,在历史中,“共享”一词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雏形,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平均分配消费品,共享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然而,相较于古代低层次的“共享”而言,如今的“共享”却像是历史车轮滚滚发展之下奔向另一开放文明的极端。当科技、信息、经济、消费、资源等一辆辆飞驰的马车把社会生产力拉到一定的发展节点后,“共享”经济的兴起绝非偶然。
过剩经济时代下,互联网潮流携卷着“共享”的贝壳一并如海浪般奔涌而来,“共享”(或分享)逐渐形成一种社会经济新现象,这一股共享的浪潮早已漫湿了大家的生活日常。除却前文中提到的交通出行、旅游住宿以及社会共享生活物件之外,共享经济到底给旅游业宏观上的展开和推动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其实,如果说共享是促进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而旅游活动是人在空间移动中实现自我需求的一种体验经历,本质上来说,旅游就是分享或共享的经济活动。旅游业通过将各种分散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为游客提供分享和体验的服务,本来就早早地已经站好坑,自带共享经济的属性。
旅游的共享特性不仅是文化或资源上的共享,也是异地生活方式甚至是异地全域的共享。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开放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城市生活都是旅游共享的内容主体。城乡一体、产业共融,在地域建设的共融共享格局下,对外地游客的人员流动,包容与接纳都体现着更大维度上的共享内涵。资源方面是首当其冲的共享内容主体。在共享经济的催化下,旅游产品或者服务从传统的利益交换转化为体验共享,打破了地域旅游部门对旅游资源从属的局限框架,提高了对闲置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升了旅游业的运行效率达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共享”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春风化雨般一挥,就产生了最优化的效益。例如,如今很多景区实行免费门票,这降低了旅游景区管理部门的权限门槛,但是可以让游客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的支配时间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有效消费,提升了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共享经济可以优化旅游结构,实现旅游供需平衡。节假日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看到热门景区外真可谓是人满为患,摩肩接踵,通向此景区的交通线路也是“人山车海”,相较之下,一些地理位置稍偏远的个性景区景点却常常门可罗雀。共享经济恰恰可以弥补这样“肥厚不均”的尴尬处境。
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库的催化和弥补,旅游目的地企业或者当地居民闲置的空间、时间、资产、技能、产品等通过网络平台转化为接待能力。在共享经济中,任何掌握空闲资源并愿意分享的个人均有可能成为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
通过信息的传播,让旅游者深入的了解其地方特色,满足了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一旦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精准匹配,便拓展了旅游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优化了旅游结构,提升了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了供需平衡。
2、共享经济对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共享经济如海浪般涌来时,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其初衷可能并不是出于“绿色环保”考虑的。通过聚合社会上大量的分散信息、闲置资源,并构建平台化、协同化运作方式的共享经济,可以说是商业模式的再造与创新。在达到精准有效的供需匹配时,实际上就已经不负所托的在向“优质旅游”靠拢了。
但是,共享理念对旅游生态环境的裨益也不能说是与生俱来,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规律支配下,它的衍生、催化与推动都需要经历一个改变与革新的过程。“共享”理念与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也是相伴携手前进。由粗放到集约、小众到大众、景点向全域、观光到休闲等由浅及深的旅游层次的转变其实一直顺应着“共享“的规律并不断给旅游业带来福利。
化闲为宝,物尽其用,资源配置和结构优化所切合的旅游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可支配时间和资金的闲置状态得以释放,使得旅游向休闲度假、康体理疗等新业态转变,拓展了旅游的功能,使得旅游的内涵得以扩展,一些相关的产业也随之被激活,“旅游+”成为旅游的延伸业态。共享经济催化下,业态的创新与融合、资源的集约与升级,便是践行了绿色发展观的要求。
有学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人们对大量生产、过度消费、能源危机、生态质量下降等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隐含着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活与生活方式的探索。在一部环保短片中曾有一名著名的环保人士就强调: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可替代选择越来越为更多人接受,共享消费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可持续发展、减少浪费和降低环境破坏的选择方案。
当居民们拿出闲置的房间和汽车提供给游客时,就意味着延长了物品的生命周期,从源头上减少新产品的消费量,并且降低了新建旅游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以及购置旅游车船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旅游者的单位能源消耗和碳足迹,极大地有利于旅游地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绿色旅游产业的集中表现。
另外,从共享经济对于旅游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它还具有重要的”轻资产“的特征。因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旅游企业不需要建设酒店、雇用大量员工,不会产生大量的沉没成本,而是通过互联网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实现大规模业余化生产,所以产品或服务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在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可以接近于零。
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由繁到简,由冗至精,轻资产、轻消费、轻旅游,由这一系列的“轻文明”所造就的新型旅游价值观,也必然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盎然有序,再度为旅游生态环境增添一抹靓丽新风尚。
3、共享经济下旅游发展的对策探讨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如影随形,“共享”的浪潮席卷而来,同时也必定是带有泥沙。在为共享经济对旅游带来的裨益而欢呼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共享作用于旅游的另一面。
就如同摆放在街头的共享单车,提供绿色便捷出行服务的它们,也为城市带来了烦恼,比如乱停乱放、随意被毁坏、用单车带孩子或把单车据为己有等等屡见不鲜,甚至为城市建设及安全有序带来了挑战。
除了城市乱象问题,还有更复杂的旅游从业者与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共享经济的出现,使得旅游交易“去中间化”,供给端与需求端分别置身于这个虚拟平台的两边,对于供给端是不是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其诚信问题,都会让用户需求端抱有很大的疑虑心理,担心自身权益得不到相应保障。
而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其共享的资源品类复杂多样,也给他们在服务标准化、安全、信息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没有一个统一的商业模式来提供标准的经营范式,就会存在相应的市场风险,也难以保障从业者本身的权益。除了权益保障问题、诚信考核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政策相融,过渡与磨合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清理随着这一波大浪席卷而来的泥沙?
由科技、信息、经济的发展从而催化和应运而生的共享经济,其发展反过来也会倒逼着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换代升级。因此,不断更新和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大数据基础数据库成了必要的举措,建立有效的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运转能力和活力,从而为城市休闲旅游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旅游信用机制,对共享虚拟平台上的双方进行信用记录的建设,建立数据库。对交易主体实行实名注册,加强智能网络技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通过信用这个“杠杆”,规范交易共享平台的秩序,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共享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诚信建设,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只有真正做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建立高度的互信,从而推动共享经济下的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共享经济还是会一路伴随旅游同行,或作为一种服务或补充,或助推于旅游的转型升级。只有充分的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对症下药,治沙除淤,才能让这一股“共享”浪潮更好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旅游,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红利。
大浪袭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贝壳泥沙俱下,共享经济之于旅游来说,既有诸多裨益,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它对旅游资源配置的有利影响就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柔的手”,一定程度上抹平了资源分配不均、流量不等的供需问题,也给旅游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加绿色和谐的保护。
但是,另一方面,还必须意识到共享经济对旅游带来的问题和困扰,充分认识共享经济对旅游安全监管、产品质量控制、旅游市场秩序整顿等可能造成的冲击,充分发挥共享经济带来的积极效应、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的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运行机制来适应并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
相关热词: 共享经济 文旅产业发展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