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国民营养计划》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明确提出: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一标”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到80%以上。
事实证明,申请成为“三品一标”也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的保护伞和富农兴农的助推器。
核心含义是什么?
《国民营养计划》最核心的含义,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营养健康水平,特别是要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比重,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
什么是三品一标?
“三品一标”分别指的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指的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同时要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才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更早一些,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都是中国特有的,国际上没有,但是有机食品有国际标准。
有机农产品是国际有机农业联盟发起认证的一个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合法、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产品销路
目前,全国已有270家国家级、119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总数的30.2%和13.1%。
普通的蔬菜水果都是以斤称重,但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却是以克标价,价格相当于普通农产品的8~10倍,甚至在有些城市里还需要提前预定才能买到。
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显示,国内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分别超过70%和80%,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愿意选购“三品一标”农产品。
精品就是最好?
既然三者之间是由低到高的关系,是不是农民就应该多向市场提供绿色、有机的农产品,走精品农业发展道路呢?实际上,这种做法却不是最明智的。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像美国、加拿大属于新大陆国家,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就是规模经营带来的成本降低。而日本和韩国走的是精品农业道路,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来调剂余缺,再通过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和保护,同样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
单纯从耕地的绝对面积来看,我们更像美国、加拿大,在保证农产品安全、保护耕地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我们应该像韩国和日本学习。
但是,我们的人均土地和生产资料,距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来降成本还相去甚远。国民购买力也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
农民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农业产业呢?
既要兼容并蓄,更要实事求是!有机农产品的要求标准特别高,不仅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还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一块土地为了确保无污染,还需要2~3年的转换期。严苛的环境要求也就使得有机农产品的产量通常只能达到普通种植方法的60%左右,而且品相比较差,并没有完全实现叫好叫座。
由此可见,当有机农产品门槛太高、价格太高,还不能充分被消费者接受的时候,农民们还不能够贸然的前行。这个时候先立足于做好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正确选择,如果能够获得省级农业行政部门进行认定,也能够区别于一般大路货,卖出相对可观的价格。
除了质量之外,做好品牌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品牌,可以帮人们省去思考、判断、甄别的过程,即便有些品牌商品的价格完全脱离成本,也有人依然愿意为这样的产品埋单。所以,如果农民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一个商标,培养出品牌,就意味着产品有机会卖出更高的高价。
为了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卖出更高的价格,农业部2007年颁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从2008年2月1号开始全面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保护工作。
专家介绍,所谓具有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农业部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并进行地域专利保护。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不仅是鼓励,更是一种要求。它得具备两种价值,一是使用价值,包括了安全、营养、美味;另一种价值是人文价值,有文化、历史渊源的成分。尽管现在的地标性农产品越来越多,但是像阳澄湖大闸蟹这么成功的却依然占少数。
特色农产品成功申请成为地标农产品,是一种官方认可。但证书颁发以后,如何维系好这块无形的品牌,让它在市场中发挥作用,恐怕就难了。龙头企业统一标准、固定包装、严控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可以借助电商,组织一些节庆活动,做到“可追溯”三个字。只要能够把产品与产地彼此绑定在一起,汇聚了人气,距离凝聚财气也就不远了。
相关热词: 国民 营养 政策
特别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